《漫长的季节》是悬疑剧,开播之后评分极高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,影片中的三位主角:范伟、秦昊、陈明昊分别扮演出租车司机王响、出租车司机龚彪和原刑警队长马德胜。
(相关资料图)
从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,这个故事年代跨度20年,是一个过去和现在交织纵横叙事的讲述方式,主要呈现三条时间线。
最古老的时间线是1997年,那一年王阳高考落榜,沈墨考上了桦林医学院,王阳在桦林医学院见到了上学报到的沈墨,后来沈墨去娱乐厅弹钢琴,王阳去做了服务生。
还有一条时间线是1998年,这条时间线可以归纳为碎尸案发生并被发现后,警方开始立案调查,火车司机王响意外参与到调查中,没想到儿子王阳竟然跟案件有关联,“沈墨”是碎尸案受害者,她的弟弟傅卫军被抓捕入狱,王阳自杀身亡。
最近的一条时间线,就是当下,也就是20年后,王响和龚彪都成了出租车司机,王响收养的儿子王北打算参加艺考,因为龚彪花15万购入的出粗车牵连了一起套牌撞人逃逸案,不知道是谁套牌的,也不知道撞的是谁,被撞的人竟然没有报案,王响看到监控之后发现一个熟悉的背影,他对王阳的死始终充满疑虑耿耿于怀,他开始了自己的调查。
其实最开始看到套牌撞人案,我内心是没什么波澜的,也不明白为什么王响会对一个背影有那么大的反应,甚至不太理解这件事跟当年的碎尸案,跟当年王阳的死有什么必然联系,也许这种联系只存在于王响这个角色的认定中,他执着了20年,我们却只是新的旁观者。
在今昔对比这个维度,王响、龚彪和马德胜的变化都非常大,这也许就是岁月的附加值,岁月没有让这几个人越来越好,相反的是,他们变得更加平庸且平凡,就像生活在某个小城市里的人一样平凡。
这其中变化最小的可能是王响,他虽然是老了,但是整个人的精气神还在,龚彪当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桦林钢铁厂,看起来斯文且活跃,没想到他会变成一个油腻发福的中年男,更没想到的当然是马德胜,完全想不到刑警队长会成为拉丁舞大叔,而且看起来特别油腻,有点混不吝的感觉。
小20年时间怎么能让这三个人有这么大的变化呢?其实我们想想自己身边的人,好像也差不多如此,20年时间足够翻天覆地。
而当年跟在马德胜身边的小警员李群倒成了公安局副局长,在他发现马德胜、王响和龚彪在查案时,他出面阻止,他还对马德胜说到当年他在审讯傅卫军的时候确实存在一些疑点,当年的案件如果还有真相需要解密,那这个人大概也只能是李群。
这部剧中谁是主角?我觉得还是王响,其实是他个人对儿子死因的质疑,通过他的视角去看这段故事,王响是普通人,原本他可以有非常简单的生活,贫富不论,至少家庭完整,但是王阳却死了,这对他的人生算是致命打击。
我们在过去的回忆中,看到了一个老工业小城市的艰难转型,王响这样优秀的工人在工厂工作了三十年,是一个自己对自己非常满意,也能获得工友尊重的火车头司机,但是他却要面对下岗,面对妻子重病,同时也要面对儿子离世。
以至于过去了很多年,王响还会出现幻觉,像是觉得儿子还活着,对于养子王北想去北京考试,他非常赞同,他说自己以前不理解王阳为什么一直想出去看看,现在倒是懂了,如果当年不拦着,也许孩子就遇不到后来的不幸。
最开始我并不觉得王阳对这部剧的意义,但其实是王阳的死串联起了整个故事,他好像是一种诉说的灵魂,他全程见证了沈墨的复仇,他是距离真相最近的人,他是一个向往更好生活,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年轻男孩,但是他的生命终结在人生未启程走远的阶段。
漫长的季节,这是一个很文艺的名字,这不是漫长的时光、不是漫长的岁月,而是一个走不出来的季节,这其实是一个书写心境的名字,诗意的名字套着失意的人生,这才是让人焦虑的时代感。
讲述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,为什么要用一个刑事案件,为什么要用一个小家庭的悲剧去讲述呢,这很难让观众去共鸣,很难让观众去感怀,也很难让观众去悲悯,但好像这部剧又做到了,这当然离不开演员们精湛的演技。
王响和马德胜身上,我们看到了垂暮之感,但是在王响开车追套牌司机的时候,在马德胜盯梢抓肇事者的时候,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曾经的影子,岁月会改变一些东西,但不会全变,优秀的品质大抵是不会消失的。
成年人有一种豁达叫算了,成年人有一种追求叫坚持。
王响生活中的悲剧是让观众最为共鸣的,这一点更甚于沈墨遭受及制造的悲剧,她原本是打算远离王阳,让他可以好好生活下去,但事情跟她想的不一样,王阳仍然没能远离悲剧的结局。
我们常听到一个词:死而无憾,马德胜和王响,都有遗憾,一个是职业上的遗憾,一个是生活中的遗憾,他们之所以能够再次投入其中,就是为了自己接近于无憾。
我觉得很多优秀的故事,不见得是编剧和导演说出了千万句,而是观众想到了千万句,高分作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,有很多观众发挥想象和抒发感受的空间,《漫长的季节》是选角的成功和故事的成功,不需要流量的好故事才会成为真正的流量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