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经济低迷、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,中国制造连续13年全球规模第一、产出占全球近30%,为世界增添一抹亮色。
【资料图】
位于中国西部的制造重镇重庆,适时提出打造“33618”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蓝图,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号角。
制造业,关乎过去、现在,和未来。
再出发,需要决心、信心,和恒心。
自今年5月起,华龙网推出《重庆制造再出发》系列报道。报道历时2个多月,采编团队走进数十家企业生产线、实验室、办公楼深入调研采访,看企业如何直面难题与痛点,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庆实践,也探寻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何以出发、如何抵达的密码。
重庆制造从哪里来?
百年沉淀造就厚实“家底”
重庆制造,再一次在全国“出圈”。
近日,一支短视频在朋友圈刷屏——央视知名主持人撒贝宁,亲手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造了一台新能源汽车。1分钟造一台车的“智造”奇迹,令他感叹:“在汽车强国的路上,中国动力澎湃!”
△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体验造车。央视截图
曾历经三次创业的赛力斯,只是重庆诸多制造企业自我革新、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在近代制造业的长卷中,重庆制造,是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抗战时期,重庆的兵器工业,源源不断补充前线,在中国工业史上“留下了辉煌不朽的一页”;
1950年,重庆钢铁厂复厂,成功轧制新中国第一根钢轨,承担了成渝铁路所需全部钢轨任务,“重钢”享誉全国;
随着三线建设时期,机械制造业、电子工业等重大工业项目陆续实施,汽摩产业、电子产业迅速崛起……
“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、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、西部制造重镇,重庆制造业发展门类齐全、底蕴深厚、基础良好。”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丁瑶说,重庆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行业,已初步形成汽车、电子、装备、材料、消费品等领域的现代化产业集群。
经过百年沉淀,制造业,成为重庆最厚实的“家底”。
△西南铝成功研制出重型运载火箭用直径10米级铝合金环件。受访者供图
重庆制造向何处去?
“33618”是全新密码
然而,经济发展恰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慢进亦退。近年来,重庆制造业也逐渐陷入“大而不强、全而不优”局面。
相比起广东、浙江等省份,重庆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仅万亿元,差距明显;全市尚无规模上万亿的产业集群,规模上千亿的产业集群仅6个;中国制造企业500强上榜重庆企业仅10家、且排名均在100名以后……
如何“破局”?在全球经济渴盼复苏之际,重庆抖擞精神,探寻打造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“全新密码”——“33618”。
“3”——聚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、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、先进材料3大万亿级主导产业集群;
“3”——升级打造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、食品及农产品加工、软件信息服务3大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;
“6”——创新打造新型显示、高端摩托车、轻合金材料、轻纺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及新型储能6大千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;
“18”——聚焦未来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培育壮大18个“新星”产业集群。
未来5年,是重庆落实国家重大战略、推动现代化建设开局起步、迎接直辖30周年的关键期,也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、培植新优势、迈上新台阶的关键期。
“这一部署为推动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了‘四梁八柱’。”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程凯直言,这有助于全市制造业形成上下游协作、高中低端协同的融合集群发展格局,持续巩固制造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支柱地位。
重庆制造再出发,以势待时、以时取势,时及,势备,事谐矣。
△摇橹船科技是“重庆市专精特新”企业。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
重庆制造何以转身?
企业以亲身经历话经验
事非经过不知难,成如容易却艰辛。转身成功的企业有哪些秘笈?
“走出舒适区”至关重要。从兵工厂转为民用汽车制造企业,长安汽车近40年三次转型,每次都主动寻求突破;从自主创业到合资造车,再到跨界业务合作,三次更名的赛力斯,每次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。
市场经济风大浪急,企业要学会居安思危。“有时候干掉你的,并不是你的竞争对手。”迪马工业曾占据防弹运钞车市场半壁江山,却因移动支付大潮兴起导致需求锐减差点掉队。所幸企业孜孜不倦挖掘新的应用场景,又从客户痛点中找到新的机遇,招兵买马造出爆款消防机器人。
无独有偶,2016年左右,青山工业的手动变速器销量创下纪录,年产量突破230万台,在整个乘用车行业占有率超过10%。正是在那一年,中国汽车变速器快速向自动变速器升级转型,青山工业敏锐捕捉到新能源的趋势,从传统变速器到电驱动,克服挑战切换赛道。
在新的蓝海劈波斩浪,更需魄力。太蓝新能源的落地,补齐重庆汽车动力电池中的半固态电池关键一环;摇橹船科技,自主研发机器视觉硬件+软件,为造车的机械臂装上智慧的“眼睛”和“大脑”;从“地上跑”的摩托产业到“天上飞”的航空产业,摸着石头过河,宗申航发填补国内航空发动机产业空白。
无论是新的起点,还是新的赛道,敢于出发,才能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重庆制造如何出发?
补短板、疏堵点、过难关
调研中,不少企业直抒胸臆,反映发展中的难题。
对人才的渴求,写在企业家们的脸上。“工业设计方面的高端人才比较稀缺。”“重庆对高端工程师的吸引力不够,引进来留不住。”青山工业负责人坦言,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,企业除了高薪引进专业人才,还与高校、集团研究院进行深度合作,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人才资源。
△重庆啤酒大竹林酒厂内,随着机器运转,一瓶瓶啤酒完成了灌装、压盖、杀菌,贴标、装箱。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
“我们非常重视人才,请世界顶尖人才来当首席科学家。”博腾制药负责人说,但高端人才仍有缺口,国外客户随时会派人来公司调研,急需资深、经验丰富、精通英文的国际化人才。
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,将从推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、教育教学与生产现场深度融合、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三个方面着手推动工作。“未来,我们将围绕制造业高端人才引进、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。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黎勇说。
“有的地方投资平台,对新兴产业项目存在前期看不懂不敢投,后期想投又投不起的情况。”有企业家向记者反映。
市财政局副局长吴辉表示,下一步将统筹财力支持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同时加大市级专项资金统筹,突出重点、精准施策,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。市金融监管局局长阮路则称,将通过实施制造业企业融资畅通工程、资本市场精准赋能工程、金融营商环境提升工程,为打造先进制造业中心注入金融“活水”。
惟创新者强,惟创新者胜。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丁瑶提到,重庆制造业领域尚没有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创新中心,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,产业链配套能力较弱。在她看来,重庆亟需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“四链融合”新体系,加快突破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,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,持续提升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和发展效能。
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表示,未来5年内,市经信系统将带动全市制造业企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“做文章”,取得一批重大科技突破和应用技术成果。
市发改委主任左永祥称,将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,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,计划到2027年,推动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,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。
从过去找答案,向未来寻机遇,以数字化为引擎,以“33618”为方向,筑新的智造之城,重庆制造再出发,时不我待!
华龙网-新重庆客户端
佘振芳 董进/文
李文科 石涛 魏薇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