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,龙抬头,大地解冻,春耕将始。常言道:“春龙翘首福运来,万物复苏迎新生。”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、蓄势待发的日子里,有四个关键词,与大家共勉——这个春天,修炼好四个“深”,让你的2023更加充满力量!
第一深
深沉厚重
《易经》讲: “厚德载物。”
阳明先生讲:“不以聪慧警捷为高,而以 勤确谦抑 为上。”
明代一位学者讲:“ 深沉厚重, 是第一等资质;磊落豪雄,是第二等资质;聪明才辨,是第三等资质。”
为什么如此强调深沉厚重?
因为,生活向来不是一条铺装平整的大道。我们总是要有意无意、或是迫不得已地走上一条泥泞难行的小路,总是要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雨波涛。
而唯有深沉厚重的人,才有足够的力量,风雨无阻、风雨兼程。
聪慧警捷、聪明才辩、才华横溢,这固然是一件好事,但相较才华而言,更重要的是人格品质,是这份“深、厚”。这两个字就是一面镜子,也是经典中反复阐述的、要我们做人做事时朝向的目标。
所以,在2023年,无论处于顺境逆境,我们朝向这样的品质去努力,修炼一颗深沉厚重的心。
不断以此来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,与他人相处的时候,秉持着一份深沉厚重,使得自己这份 厚重度 每个月、每季度能够再增加一分,哪怕是一点点, 至少不给自己减分,不讲轻浮的话,不讲过头的话,不讲嘻嘻哈哈的、不大有价值的话。
这是对自己而言,修炼一份深沉厚重。
第二深
深情厚意
那么,对于我们身边的家人、伙伴、同事、客户呢?
要做到 “深情厚意”。
中国几千年来,一直有着重情重义的传统。不管是从经典当中,还是从身边的长辈口中,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叮嘱:“做人不可无情无义啊,万万不可!”做人做事,一定秉持这份深情厚意。
比如,面对客户。有些时候,当自己状态不佳时,我们难免觉得客户有些麻烦、有些难缠,对客户有一些不好的起心动念。
但是,转念一想,客户是最希望我们好的人。 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,他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好。除了客户,还有谁对我们如此牵挂和用心呢?
所以,本质上,客户在陪伴着我们进步,在推动我们成长。对于这样的人,如果不是深情厚意,我们何以回报呢?
“深情厚意”,这四个字,也是一面镜子,我们面对他人时的态度,照见的是自己的人格品质。
曾看过这样一个小视频,一位睿智的老婆婆,对年轻人讲了这样一番话:
“不要后悔对别人好,哪怕看错人,哪怕被辜负,都不要后悔。你对别人好,不是因为别人有多好,而是因为,你很好。”
对他人好,是我们自己的需要!成人之美是君子的美德,唯有格局境界足够高的人,才能呈现这样一份深情厚意。
所以,当我们再去面对客户的时候,我们知道,有些时候客户所处的环境不好,情绪也不稳定,甚至他们不讲道理,反复讲了四五遍的话他们都不入心、当耳边风,他们还会表达一些负面的情绪……
可是这个时候,我们的心依然是柔软的,看着“深情厚意”这四个字,我们依然能够提醒自己:
“看看自己的心,面对陪伴我走过风雨的客户,我是否有那份深情厚意呢?”
厚德,方能载物。深情厚意,这是第二份“深厚”,唯有深厚,才值得别人对我们的托付,也能成就我们高质量的朋友圈。
第三深
深思熟虑
第三个“深”,叫作“深思熟虑”。
做事的时候,我们要 秉持一个基本的原则,就是“深思熟虑”。
如果没有深思熟虑就去做事情,我们会发现, 那件事基本会虎头蛇尾。 一开始想做的是“1”,做到最后变成“0.1”。这显然就是缺少深度思考,没有深思熟虑。
也有同仁疑问,说,深思熟虑,是不是拖拖拉拉、议而不决呢?
不是的。
深思熟虑,是面对一件重要的事情,我们需要 大概三五次深入的思考,或是与伙伴三五次共创, 把事想清楚,然后再做。
以我们今天的工作环境,以这份相互协同的便利度、同频度,三五次共创其实只需用很短的时间。无非就是两三周内,大家有三五次的会议来一起研究,就可以把事情想明白、定下来了。
而假如没有这样的研究,拍脑袋、拍胸脯说“做起来,做起来”,做到最后一看,做不成了,无力回天,只好说“算了算了,就这样吧”……不了了之,虎头蛇尾,这是领导者的大忌啊!
那么,如何深思熟虑呢?
不需要躲到深山老林里,也不一定是用好几天时间专门去深思,其实,就在当下,随便花5分钟,坐下来,拿出纸笔,静静地想一会,你都会有好多的创意。
尤其是在会议上, 更可以如此,未必是要每个人都紧张地发言,你可以 发给大家一些纸笔,让大家一起静下来,5分钟静思,而后请伙伴们轮流发表自己的建议。 你会发现,很多伙伴说的话会让你眼前一亮。
为什么短短5分钟的静思,就如此有效呢?
因为这5分钟,你在直接启用你的大我、你的良知。
许多时候,人们没有时间独立思考。开一个会,都是从头说到尾,谁的话语权大、谁喜欢说、谁爱出风头,谁就会在那边讲很多的话。其实这对大家来说, 不公平,也不大讲道理。
而当我们选择静下来,5分钟共创的时候,每个人的大我都开始流淌出来。
所以,一定要深思熟虑。阳明先生讲“深知深行”, 有深知才有深行, 深思熟虑就是在“深知”上用功。如果没有深思呢?那就是“浅知”, 浅知的结果就是浅行, 事情做到最后,大家就开始彼此埋怨和伤害了。
这是第三个“深”,做事情,深思熟虑。
第四深
深入浅出
唯有深入,才能浅出。
我们学习阳明心学、《道德经》《庄子》等中华文化经典,要做到“深入浅出”。唯有真的深入精髓,抓住本质规律、核心要义,才可能心生万法、妙用无穷。
那如何“深入”呢?
不是咬文嚼字,把经典研究得多深入,而是靠我们的 体证。
比如,当一个人真的体证到,“我心中有一个大我”,他做事就开始明合妙用,不管是面对孩子、父母、爱人,还是面对客户、领导、同事,他的眼神变得明亮,做事变得温润而有力量,而他身边的人也能够因此增加一分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这就是“深入浅出”。“浅出”就是我们外在的做事方法、沟通方式等发生了变化;“深入”就是我们内心在对中华文化精髓的理解上走得足够深。
“浅出”的原因是“深入”,“深入”的结果是“浅出”。
当我们真的明白并体证到了经典中教诲的若干精髓,我们做人一定会变得更加深沉厚重,对待客户、对待朋友更加深情厚意,面对重要的决策深思熟虑,最终能够将手上的大事小事很温润地做好。这不就是“深入浅出”吗?
对自己,深沉厚重;
对他人,深情厚意;
对决策,深思熟虑;
对经典,深入浅出。
这个春天,让我们一起修炼四个“深”,让自己走得更稳、更远。路虽远,行则必至;事虽难,做则必成!